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医药教育 > 信息
编号:10870588
弘扬医德医风大家在行动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6年2月15日 《中国中医药报》 第2487期
     不久前,医学大家邓铁涛、唐由之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举行了一场精彩的演讲。这是卫生部、教育部、中央电视台主办的“弘扬医德医风,大家在行动”医学大家校园行系列活动之一。

    近年来,医患关系逐渐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,在医疗卫生领域弘扬良好的医德医风,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当务之急。全国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是未来的白衣天使,大学时代是他们形成人生观、价值观的关键时期。继哈尔滨天价医药费事件,深圳又惊现类似事件,社会对医生产生了信任危机,医学生们对医疗现状也觉得迷茫和困惑,面对济济一堂的未来医者崇敬恳切的双眼,两位老人讲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、从医感悟、人生信条、做人理念,展现了大医的精诚和大家的睿智,对医学后辈的拳拳爱心及殷切希望溢于言表。

    邓铁涛,一位89岁的老人,前不久被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——973计划聘任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的专家组组长兼首席科学家,国家为此项目投资5000多万元,这是历史上我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投资数额最大的一次。邓老说,仁心仁术是他的治学格言,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,首先要从医生做起。他始终认为,病人是自己的服务对象,也是自己的老师,自己的经验是病人以性命相托共同创造的结果,自己的成就中有一半是病人给的。医学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情、大学问,正如孙思邈所说“医学乃至真至危之事”,不能以“至粗至浅之思”而草率从事,必须“精勤不倦”,以人为本、以德为本。因此,作为一名医生,我们应该敬畏生命,善待生命,关爱病人,尊重病人。邓老送一段话与在座的学子共勉:历尽劫难的中医学,20世纪80年代已重新站在腾飞的起点上,正需要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青年做振兴中医的先锋。这些先锋对中医学有执著的爱,掌握中医的系统理论,能用中医药为人民解除疾苦,有科学头脑,有广博之知识,利用新技术发展中医学,并在发展中医学中又反过来发展新技术。决心大,骨头硬,方向明,对祖国、对社会主义、对几千年岐黄之术永远满怀炽热的爱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曾为毛泽东、金日成、瓦希德等领导人治病的眼科专家唐由之教授讲到,要成为令病人尊重的医生,应实事求是、不厌其烦,不论病人富贵或贫穷,都要心疼他们的钱。唐由之还讲了一个细节,他说他一直教育学生要养成一种手术习惯,不要在病人面前慌张地说“出血了,快点止血”、“这里太干燥了,要加水”,病人听了就会担心。医生应该细心一点,换一个说法“麻烦拿根棉签”、“请在这儿加点水”,这样既保证手术顺利进行,又能避免引起病人的不适和恐慌。只言片语,体现了医学大家的仁爱之心。唐由之教授认为,做一个令病人信任和尊敬的医生,首先要细致地向病人解答病情的发生、发展和愈后情况;要不厌其烦地聆听病人的诉说,体验病人的痛苦。“无论是有钱人还是穷人,都应该用最少的药费、最小的剂量达到最好的疗效!”。“病人者,养生之父母也。”这是恩师陆南山的谆谆教诲,老人也把它送给了在场的学子们。

    德高望重的医学大家走进校园,与青年大学生们就医德医风问题开展近距离交流对话,大家们所具备的高超医术、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意识、对病人的深厚同情心和高度的责任感,使大学生们深受感染。同学们认识到,无德不成医,要先学做人后学行医,善待生命,发扬人道主义精神,建立和谐医患关系,共创和谐社会。, 百拇医药(裴立宁 王一帆 广州中医药大学)